【企业舆情】中国南北车合并 成最大机车制造商
12月30日,关于“中国南车北车合并”的传言终于尘埃落定。30日晚南车北车发布重组公告称,在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双方拟定中文名称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30日,南车北车内部人士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不便透露更多信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车北车长期以来在国内国外内斗,损耗了大量资源。合并后,在高铁国际市场上,将没有国家可以与中国抗衡。
南车北车合并公告称,两公司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公告还具体提到南车和北车A股、H股换股方式,并承诺“所有A股股东和H股股东获得公平对待”。合并后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国资委。此外公告还透露,新公司将进行人事整合,可能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并表示,合并完成后新公司可以进一步完善产品组合,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最大的两家机车车辆制造商宣布合并”,美国彭博社30日以此为题发文称,中国南北车合并正值其竞争对手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面临发达国家公共开支缩减。中国目前正在积极竞争海外高铁项目,目标除了发达国家的高铁项目,还有非洲、东欧、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时多次大力推荐中国高铁,并且签署了一系列高铁大单。共同社30日评论称,南北车合并后将成为远远超过欧洲、加拿大大企业的全世界最大的铁路车辆制造商,进一步强化中国高铁车辆和轨道设备的出口攻势。文章称,此次合并由中国政府主导。“中国已经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高铁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将成为日本新干线出口的强敌。”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称,南北车是世界上轨道车辆的最大制造商,每家公司的年销售额约160亿美元。
对于南车北车合并引发中国机车车辆制造形成垄断的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30日告诉《环球时报》,南车北车合并只是总公司层面的合并,并不会影响到下面多个工厂的运作。轨道交通行业现在国内的工厂本来就吃不饱,不会出现垄断的局面。他表示,2000年南车和北车分开以后,不仅在国外内斗严重,在国内市场也斗,结果是两家企业都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跑关系和拿项目上,反而忽略了技术研发,违背了当初分开的初衷。南车和北车下属工厂都有成千上万的员工,企业领导有压力。中国企业内斗的情况不仅存在于轨道交通行业,矿业和建筑业等其他行业的中国企业之间也有这个情况。中国企业内斗,让其他国家企业渔翁得利。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田云3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投资者和监管方要对合并后的南北车加强审核,特别是财务方面,避免出现国内民众为低于成本价的海外大单埋单的情况。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30日晚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南北车合并影响重大。此前,中国出口主要是农副产品、纺织品等,都不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中国铁路走出去是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符合中国既定的战略目标。南北车合并后,在国际上,中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出口将拉动中国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产业的出口,而在国内,合并将给国内轨道交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好的技术。
韩国《首尔新闻》30日发文称,中国已经崛起为“高铁帝国”,凭借在国内建设完成世界最长里程的高铁,中国正在加快进军世界高铁市场。高铁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国的“世界战略”息息相关。文章称,随着中国通过高铁与全世界紧密相连,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扩张也将提速。
(北京东方剪报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转载)
* 联系人: |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
公司名称: |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
* 手机号码: |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
* 描述: | |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九寨沟舆情速读:灾难中那些愛的本能!
- 为您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 舆情回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载体
- 舆情应对处置:让人惊讶的10大传播心里
- 外媒监测:乌克兰总统:不相信特朗普与俄罗斯“勾结”
- 外媒监测:民调:约90%的俄罗斯人赞成普京的对外政策决定
- 媒体监测:同样购15瓶醋 一超市对华人和西班牙人两种态度
- 【东方剪报】汽车行业舆情监测助推汽车企业的关键
- 舆情风口的金融业如何做好金融舆情监测
- 东方剪报舆情监测:大数据时代 政府舆情监测如何化零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