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渐行渐近 舆论场热情高涨
自今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要试点“沪港通”项目以来,这项将允许中国大陆的投资者买卖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的改革举措,便长期占据各大财经媒体、门户网站的重要版面或重要位置。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在监管部门节奏紧凑的信息披露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沪港通的各项工作一直在紧张而有序地推进,市场各方则磨刀霍霍、枕戈待旦,A股市场更是先一步进入狂欢,在包括沪港通在内的多重利好中创下年内新高。
终极意义:
“将改写证券版图”
舆论对沪港通的讨论,也跟随其推进的节奏步步深入,宏观上,涉及对资本市场甚至国民经济改革等重大的命题;微观上,则深入到T+0、涨跌停限制等等两地股市在制度和结构上的差异问题。
“将改写证券版图”,这是《人民日报》给予沪港通的极高赞誉。中国贵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多年来,中国股市的表现却与欧美国家成相反走势,中国经济在改革的进程中,开放资本市场是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改革快马加鞭,“顶层设计“不断,沪港通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横空出世。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将沪港通比喻成“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列车”,北上上海买A股是沪股通,南下香港买股是港股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整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沪港通将为A股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参照坐标,推进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同时,引入海外机构投资者,也利于慢慢改变以散户为主导的市场结构。不仅如此,有媒体评论进一步指出,沪港通还将推动内地资本市场为了开放而必须实施的一系列改革预期,包含汇率、财税、法律等等。
在相关细节问题上,T+0制度、涨跌停限制以及退市制度等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在沪港通的大讨论中被反复提及。有媒体认为,沪港通的推进,或将倒逼T+0加快试点,并推动A股市场逐步放开涨跌停限制。此外,香港股市作为一个更为成熟的市场,对A股市场在信息披露、公司融资、退市及转板制度等方面的改 革上,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公司层面,也可能为内地证券市场的公司治理带来正面影响。
香港股市高效、公平、成熟,且国际化程度远高于A股,不仅有助分散单一市场投资风险,也可为内地投资者分享全球经济回暖提供平台。
市场影响:
“身未动,心已远”
“身未动,心已远。”有投资者这般形容沪港通从4月份开始的、尤其是7月底到8月中旬这一时段中,对市场形成的影响。“牛市”呼声再起、指数屡创新高,在媒体报道和诸多市场人士看来,这一轮行情蹿起,沪港通所带来的正向预期功不可没。
媒体纷纷梳理“沪港通概念股”,两地券商也纷纷推荐“沪港通十大受惠股”等等概念挖掘投资机遇。其中,蓝筹股和“A+H”两地上市股票,备受推崇,不少机构甚至给出了沪港通套利的几大策略如利用AH价差套利、利用两地交易制度的差异套利等等。概念股的炒作固然热闹,但沪港通究竟能否引领价值投资回归?《证券时报》的评论认为,A股市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极有可能在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得到兑现。
尽管如此,对于沪港通的市场影响,争议亦不少。有人说这是个伪命题,正如一则笑话所讲,A股和H股互把对方看成是“解放军”,实际上两个市场都会分流出资金去对方的市场投资。某财经门户网站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仍有近30%的投资者选择了观望;对于个人投资者50万的门槛,也有五成以上的投资者认为定得过高,使得大量投资者无法分享这一项重大改革所带来的利益。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同样略显悲观地指出,“沪港通”不是单纯利好。在他看来,如果把蓝筹股的估值提升和小股票的估值下移拿出来算总账,A股市值不但不会增长,还会出现相当巨大的财富损失,因此,对A股而言,“沪港通”并不是什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会有很多人付出一些学习代价”。
此外,如果将沪港通看作是沪市蓝筹股的春天,那么,深市又将何去何从?蓝筹股暴涨引领着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高,不过相比之下,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近期 走势不如以往强势。多个机构的观点都认为,深市估值远高于香港市场同类股票,如果两地互通,结果很可能是加速资金流向港股,对深市是祸非福。
提醒投资者:
不必急于一时
在这一轮大讨论中,香港媒体的观点,以及香港投资者的态度,同样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但是,比之内地舆论场,香港地区对于沪港通的舆论分化程度,似乎 更为突出。沪港通既出,“重大变革”、“最大突破”、“里程碑”等宏大字眼,也屡屡见于香港本地报纸的头版,而与媒体的热情不同,香港投资者则更显冷静。
有媒体报道指出,通过沪港通北上的资金中,散户参与的兴趣不大,很可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对于香港股民和海外投资者来说,投资A股最大的风险就是对 市场不熟悉。因为A股还是成长中的新兴市场,无论是制度还是投资习惯都不成熟。此外,香港投资者还担心沪港通投资额度分配不公。
沪港通给个人投资者限定了50万的门槛,尽管在这个限制条件之下的游戏参与者,本身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对投资者的教育仍然不容忽视。而据中 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观察,沪港通自概念的形成和设计阶段,就对投资者保护和投资者教育倾注了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如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所言: 未研究交易,先研究监管。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沪港通将遵循“本地原则为本,主场规则优先”原则。当投资者到了对方的市场,就应遵循对方市场的规章制度与交易习惯,同时也享受对方市场监管机构的投资者保护。
而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证监会发布、上交所发布等微博、微信账号详尽及时地披露相关的信息,上交所网站甚至开辟了沪港通投资者教育专区。
两地监管部门一再通过各种渠道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强调如果中小散户开通港股通,信息的获取渠道将面临考验,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更加不方便。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便曾提醒: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审慎选择参与的时间与程度,不必急于一时。
* 联系人: |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
公司名称: |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
* 手机号码: |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
* 描述: | |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九寨沟舆情速读:灾难中那些愛的本能!
- 为您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 舆情回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载体
- 舆情应对处置:让人惊讶的10大传播心里
- 外媒监测:乌克兰总统:不相信特朗普与俄罗斯“勾结”
- 外媒监测:民调:约90%的俄罗斯人赞成普京的对外政策决定
- 媒体监测:同样购15瓶醋 一超市对华人和西班牙人两种态度
- 【东方剪报】汽车行业舆情监测助推汽车企业的关键
- 舆情风口的金融业如何做好金融舆情监测
- 东方剪报舆情监测:大数据时代 政府舆情监测如何化零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