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818-895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反腐舆情观察:争当改革促进派 为官应当有所为

反腐舆情观察:争当改革促进派 为官应当有所为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5-07-14 14:08:00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围绕“为官不为”的讨论日渐热烈。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中提出“改革促进派”等词,引发社会广泛解读。5月6日,在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工作效率低下、敷衍了事,给庸政懒政官员敲响警钟。而在地方,辽宁、湖北、湖南、贵州、广东佛山等地陆续出台相关办法,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同时采取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等多种问责追责方式,力促为官有为、为官敢为。

除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列举“为官不为”的表现之外,媒体和专家也在报道和评论中为“为官不为”者“画像”,分析其社会危害。通过把脉问诊,舆论普遍认为,“为官不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官员从政道德和服务意识缺失,同时也反映出领导干部选任体制和考评机制存在缺陷,“让不谋其政者下,让勇于担当者上”成为提升改革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各界呼吁,要从制度完善和监督引导两个方面着力,切实提高干部干事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为官有为”。

自4月13日至5月13日,与“为官不为”话题相关的网络报道达22308篇,其中,报刊报道1642篇,论坛7162篇,博客2409篇,微博3758条,微信4467条,呈现出较高的舆情热度。从舆情走势来看,4月初,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 调“对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坚决追责”,开始引发各界热烈讨论;4月15日,新华网刊发《形如“摆设”状如“木偶”整治庸政懒政需制度先行》一文,媒体网站纷纷转载,带动相关舆情攀升至顶峰;4月20日,新华社又推出时评文章《全面从严治党须重拳整治“为官不为”》,再次引发舆论对“为官不为”的持 续关注;5月5日和6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争当改革促进派”和“推进简政放权”的讲话也让这一话题在7日迅速升温,进入新一轮热议。

2 “为官不为”面面观

针对“为官不为”问题,各级相关部门和媒体、学者纷纷通过形象描述,为“为官不为”者“画像”。江苏淮安将“为官乱为、为官不为”者形容为“太平官”“逍遥官”“糊涂官”“老爷官”“腐败官”;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用“怕”“蔫”“懵”“躲”“靠”“顶”六个字总结“为官不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 部副主任丁元竹列举了“敷衍拖拉,不办实事”“因循守旧,不敢开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大表现;《人民日报》总结辽宁、贵州、佛山等地出台的办法,归纳出三个层次:从严格工作标准角度对“不作为”行为进行认定,从思想状态上对杜绝“懒作为”提出要求,从行为规范、廉洁自律等角度对“乱作为”进行约 束;新华网则直接指出了典型的“四大不为”:“拖”字当头、“转”嫁权责、“踢”来踢去、“不”干最好。

除上述表现外,还指出了“为官不为”出现的一些“新变种”:有的干部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缺乏主动进取精神;有的对反腐倡廉的新态势和新要求有“不适感”,怕担责任、怕担风险,甚至抱着“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态度。文章强调,“为官不为”现象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背道而驰,危害性不容忽视。任由个别“为官不为”现象滋生,不仅会伤害政府公信力、破坏干部队伍形象,更会殃及群众利益、影响改革发展大计。

3 网民呼吁整治“为官不为”

从网民反馈来看,超过八成的网民揭露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拖沓、互相推诿、“清闲度日”等问题,“为官不为”现象遭到舆论一致批评。因此,近五成的网民认为这一现象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当地社会发展,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有必要加大对“为官不为”的整治力度。对于如何根治“为官不为”的顽疾,七成网民认为政府机构设置臃肿、官员监督考核不严等体制性问题是“为官不为”的外部因素,呼吁加快精简机构、简政放权,完善官员考核和监督机制。还有超过三成的网民建议从主观层面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其服务和责任意识。五成多的网民则要求加大对不作为官员的追责和惩处力度,提高约束力和 震慑力。另外,有20%的网民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为官不为”的整治力度和各项举措明确表示认可和称赞。

4 问诊“为官不为”

1.官员思想意识松懈和体制不完善是“为官不为”的两大根源

在分析“为官不为”原因时,巴音朝鲁指出,理想信念的“软骨症”、高压从严的“焦虑症”、传统思维的“依赖症”、能力本领的“恐慌症”、权力寻租的“成瘾症”是五大主观因素。新华网也认为,“为官不为”暴露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以及权力观、政绩观出现偏差。

从体制层面分析,认为“为官不为”与选人用人机制弊端存在密切关联。一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尚未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未能真正做到“贤者上,庸者下”;二是现有奖惩制度对“隐性失职”行为尚未实行有效问责,缺乏严格明晰标准的考评体系滋生了“庸官能混,懒官能撑”的土壤。除此之外,西安网评论认为,一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迟迟不推进,也导致“为官不为”现象在基层大行其道。

2.高压反腐、经济下行等并非“为官不为”的“挡箭牌”

《羊城晚报》、中国经济网等媒体注意到,在中央政府“加码”反腐、推行简政放权以及经济放缓等新环境下,部分领导干部却将其当成“为官不为”的理由,庸政懒政现象更为突出。对此,《新京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指出,反腐倡廉与治理“为官不为”并不矛盾,个别官员人为地将“守规矩”和“干事业”对立起来的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本身就是“四风”的突出表现。新华网则认为,在经济下行、发展面临更大挑战的背景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将会贻误发展时机, 成为深化改革的“拦路虎”。

3.整治“为官不为”还需精准量化,制度约束和监管问责是关键

对于各地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媒体普遍认为,这种以“一定之规”搭建清晰具体制度程序的做法,有利于形成震慑。但《人民日报》和一些专家也指出,具体措施仍有待精准量化,使其切实可行,在“为官不为”的研判上还要对主观能动性不足与客观条件限制加以区分。新华社则发文建议推行党员干部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政绩考核和干部评价机制;纪检监察机关、效能管理部门和社会监督之间也要形成合力,对“为官不为”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严肃追责。另外,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也被荆楚网等媒体所呼吁。

《解放日报》还提出,要特别警惕反腐与正风肃纪“临近拐点论”“影响发展论”“打击过头论”等错误认识,坚持严惩腐败分子与保护干部干事、查纠用人不正之风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相结合,彻底铲除“为官不为”的市场。

舆情点评

从今年全国两会将治理“为官不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央高层先后对“为官之道”表态,以及各地频频对“为官不为”追责,中央和地方都释放出治理庸政懒政的明确信号。“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担当和作为,已成为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

其实,从去年起,各地便陆续通报一批“不作为”案例,引发各界关注。分析认为,“为官不为”现象之所以受到重视,一方面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衙门式做派受民众反感有关;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状态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要求格格不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而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转型升级及稳增长挑战的背景下,干部“不作为”容易阻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贻误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良机。整治庸政懒政现象已是刻不容缓。

但同时也应看到,舆论对于治理庸政懒政的要求并不仅限于“画画像”“喊喊话”,且形成震慑只是“治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问责才是“治本”。而在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上,更应将“高压反腐”和“为官不为”进行区分,避免个别官员将“干净”和“干事”对立起来。如此,方能真正做到对庸政懒政“动刀子”“出重拳”。

(东方剪报)

* 表示必填留言:
* 联系人: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公司名称: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联系电话:
* 手机号码: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地址:
* 描述:
请填写采购的产品数量和产品描述,方便我们进行统一备货。
此文关键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