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818-895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N次消费的“小陈举报”徒剩舆论空耗

N次消费的“小陈举报”徒剩舆论空耗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5-06-11 10:08:00

世事的荒诞,就在于你自以为播撒下了龙种,却往往只收获了跳蚤。比如“小陈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事儿。这是五月初,发生在湖北高速路上的一幕。化名小陈的女生,微博上向湖北高速交警官微举报,自己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而经查实后,小陈受奖,父亲受警告处罚。

记得当时评论对此的看法就是两个极端。有认为亲闺女“为了一百元”—其实她拒绝了交警的一百元奖励,举报自己的父亲,违背亲亲相隐人伦古训;也有认为,这是现代法治语境下敬畏法律敬畏规则的公共生活训练,并无不当。对交警部门而言,显然是想以此特殊的例子,作为大众普法的一个传播契机。

而当时谁也没想到,很多考生会“有幸”在一个月后,人人都参与此事的书面谈论。因为这个新闻事件作为材料作文,入选了全国一卷。这就是今天要说的《高考作文新闻原型遭人肉,网友留4万条评论讽刺》的新闻。

以前对高考作文的诟病,很重要一条,就是不接地气,不关注社会热点。这次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出题者竟如此高效,仅仅时隔一月,热点事件已能化为作文题。如果说“小陈举报”入题,是对此事“二次消费”,想来出题者初衷,应该也是和当初交警部门公开此案一样,是将此视为现代法律和公德方面公民训练素材的。但是,千算万算,仍然失算的是,万不该“不接地气”地要求以“书信体”作文啊。

这不是一个鸿雁传书、泼墨挥毫交笔友的信纸时代,这是摇一摇交友和微信红包、甚至能语音就绝不打字的社交时代。当然,如不是最后这道书信作文题,我们可能也不知,短短十几年,竟已有这么多学生连书信格式都完全没概念了。就是因为要求写信,所以事后这个“小陈”惨遭人肉,超四万评论,恶语相向。有戏谑自嘲,也不乏恶毒咒骂。

发泄的出发点,完全与出题者的价值导向,逻辑思辨等初衷相反,也与所谓亲亲相隐等人伦传统无关—就因我为了高考应试,练了十年议论文,好像却因小陈一个举报电话,引来自己完全蒙圈的书信体,这份应试无门的无名邪火,就这么暴戾地井喷了。

这真是最滑稽最荒诞的黑色幽默。“小陈举报”的“N次消费”,以及每次带来的跑偏关注点等舆情反转,最后是过度消费后毫无价值的舆论空耗,这些或才是可以入选作文题的极具思辨价值和舆论质地的作文题吧。如果高考也只剩十年苦练死记一种押宝题材的应试流水模型,其实也该反思吧?

(东方剪报)

* 表示必填留言:
* 联系人: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公司名称: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联系电话:
* 手机号码: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地址:
* 描述:
请填写采购的产品数量和产品描述,方便我们进行统一备货。
此文关键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