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先行 亚洲势力进军英语国际财经媒体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马什(DAVID MARSH)认为,日经收购《金融时报》的交易一方面体现了日本在国内国际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希望进一步融入世界,获得更大影响力的愿望,一方面也体现了 伴随着经济力量崛起,亚洲资本必然逐步渗透进纯正英美血统全球商业媒体领域的大趋势。
以下即马什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日本日经新闻收购英国《金融时报》之后,这几天来,很多观察家和评论家都专注于编辑独立性和办报风格等问题。可是,我们不能只看着这些,这一8亿4400万英镑的交易,显然值得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角进行观察。
有人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由此开始,亚洲势力在英语国际商业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将步步走高。不过,现在就这么说显然为时过早,迄今为止,这一领域整体上依然是紧紧控制在英美力量手中,而这些企业显然也没有在短期内放弃自己地盘的打算。
然而,亚洲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已经在西方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因此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年头当中,还会有更多中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资本进军国际商业媒体领域。
一直以来,日经的传统都是在企业新闻方面缩手缩脚,而其记者对日本经济和金融方面不当行为和缺陷的报道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束缚,这一点近期已经被观察家们一再提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时报》却更加锐气十足,大张旗鼓,毫不客气。这两者该如何调和?
收购对象风格突变显然是无法想象的,更可能的,应该是逐渐渗透,循序渐进的改变。日经将变得更像《金融时报》,而不是《金融时报》变得更像日经。此前,《金融时报》的亚洲报道一直有覆盖不够力度不足之感,而这一点预计会得到不小的改善。全球各地的读者都会从中获益。
这次收购交易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些额外的线索,可以去仔细审视一下日本正在发生的变化。2011年地震的长期影响迟迟无法摆脱,人口增长乏力,与 中国对抗,以及安倍晋三首相重振经济的尝试……这一系列变化的综合结果之一就是,日本不得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世界其他地方张开自己的怀抱。
尽管经常账盈余已经缩水,但日本依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净债权国,他们当然会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得到更广泛,也更精明的配置。他们还需要投入更多 努力去进口技能和技术,以及让日元进一步国际化(尤其是,在日本债券收益率上涨的时候,还需要吸引更多外国资本进入债券市场)。
在欧元的国际重要性退潮,以及人民币(6.2090, -0.0004, -0.01%)日渐兴起的大背景下,日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魅力也在增大,而在此刻,以另外一种不同的,而且也更出色的方式去推广“日本梦”或许正是适当其时。在所有这些关键性的变化之中,颇有一些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最终开花结果,确立其位置的,比如日经与《金融时报》的这笔交易。
近三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当中,英语无可阻挡地变得越来越强势,成为了全球金融和经济通用语言。借着这个契机,一系列立场与风格各异,但都对商业内容给 予高度重视的媒体公司纷纷崛起,成为了世界级的巨头,从BBC到CNN,从《纽约时报》到CNBC,从《华尔街日报》到《经济学人》,从彭博社到汤森路 透……
然而,《金融时报》并没有能够出现在这份名单上。他们是一家较小的公司,隶属于培生集团(PSON),而媒体业务在过去二十年间一直不是母公司开拓的重点。从这个角度说来,培生能够在确保报纸编辑独立性的前提下,将其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买主,对大家都是件好事。
花费了不菲的价格,好不容易收购了这样一份有名的报纸,日经当然不会傻到给收购对象套上日本式家长作风的缰绳,自行损害其价值。他们的回答只能 是进一步的国际化,而非倒退。在全球典型英美血统(当然,正日益亚洲化)商业媒体的领域内,日经-《金融时报》集团显然有能力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联系人: |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
公司名称: |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
* 手机号码: |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
* 描述: | |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日本先行 亚洲势力进军英语国际财经媒体
- 习近平谈守纪律:没有“特殊党员” 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 外媒监测:中吉签订1.85亿美元军事协定 使用吉布提港
- 8月1号起京津冀将免除手机漫游费
- 让南航飞不起来——空中垄断者的霸气
- 加多宝涉虚假宣传 将为“七连冠”广告语付出300万元的赔偿
- 资金并未大量进入实体经济
- 早日让市场进入常态化运行轨道
- 外媒监测:俄经济陷入低谷 普京将内政部裁员11万人
- 人社部召开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