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宽容失误” 利于营造舆情回应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对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8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对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是对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应有尊重,有利于营造宽松的政务舆情回应环境。
为何应给予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以“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可以说这是职责的需要。在掌握事件全貌的基础上,判明情况,主动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公开表明态度;面对公众的提问,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在准备和预想当中的提问,必须予以回应,且有权作出自主解释和说明。
诚然,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利用的资源少,对有些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查证,加之个人思维、视角的差异,回应时难免会出现失误。但只要这些失误不是主观故意、“实际恶意”所为,只要这些失误不属严重失实、无损大局,也需要公众予以谅解和宽容。否则,动辄指责,甚至以各种不堪手段威胁或诉诸法律,只会让更多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畏首畏尾、照本宣科,对于准备和预想以外的任何提问皆以“无可奉告”搪塞了之。不允许有自主空间,不允许失误,也就无异于不要回应。
出面回应公众的关切,这是政府的责任。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在“一定的自主空间”里,从基本事实出发,作出个人的理解和判断,不仅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也只有给予其“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才能引导公众更好地还原真相,维护公众利益,化解公关危机。否则,闪烁其词、避而不答,公众反而会怀疑其中有猫腻,达不到回应的目的。
当然,这么做,并不意味着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将之作为“挡箭牌”而信口开河。“一定”并不等于“全部”,“自由发挥”也不等于“任意发挥”。对于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而言,自己的回应并非个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形象的体现,说出的每一句话应对政府负责,对公众负责。“宽容失误”,固然在制度上体现对回应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但对其自身来说,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失误。对于出现的失误,应及时发现、及时更正,对于严重失误,还得作出必要的道歉。
强调“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并非为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谋求特权,公众有理由要求相关人员严以自律,这就给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而不可回避的课题———如何修炼好内功。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业务水平,还要提高综合研判能力;既要强化危机公关意识,又要提升临场应变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升政府在舆情中的“快速反应、及时发声”能力和水平,从而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向心力。
* 联系人: |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
公司名称: |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
* 手机号码: |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
* 描述: | |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舆情监测:“宽容失误” 利于营造舆情回应环境
- 媒体监测:大数据时代:如何守护我们的数据安全
- 中国再现“无金日”
- 天津爆炸事件过去一年 惊心动魄的画面依然清晰
- 舆情分析:着力突破基础软硬件核心技术 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 新闻监测:数据新闻就是未来?大数据改变传统内容生产
- 国脉解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 中国证实发展反导系统 不针对特定目标
- 科学家和艺术家对谈6个小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 媒体监测:垂直电商到底有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