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中国网络舆情: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敌人
文化管理是一盘大棋。对传统媒体把门缝开大一点,适度搞活传统媒体,有利于对冲互联网自媒体的舆论压力。把传统媒体全部封死了,反而只会让社会边缘的声音甚嚣尘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
“我们的立场是坐北朝南——屁股坐在政府这边来解读民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手下有近一百名舆情分析师,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同特征是“对互联网如数家珍”“熟悉体制内语言”“会做数据分析”, “很少出身名校”。有关体制的问题,“80%的大学生、研究生都答不出来”,这让祝华新倾向于用“偏才”、“怪才”。
招人的时候,PX事件在哪些地方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政府是如何处置的?当初是由哪些网络社区引爆抗议事件?哪些部门分管中国经济?哪些部门管文化?它们之间怎么分工?应聘者需要对这些问题“一一道来”,“用百度不算”。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后者大约有一两百个常年服务客户,包括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央企、民企、NGO。“人民在线”为这些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舆情监测、分析、突发事件处置建议。
从2007年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每年撰写一份年度网络舆情报告。“我们的舆情分析主要靠数据图表,我们不是杂文家,也不是时评家。我们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祝华新说。
《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社会蓝皮书”的子报告之一刊印之时,作为一个“面南者”看到的2014年中国网情。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网民的政府认同度是3.33
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提到“2014年网络舆论热度下降,网民对体制的向心力有显著提升”,这两个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几天内,微博发帖5亿条。2014年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一周内微博帖文约2500万条。
2013年下半年起,微博活跃度下降,活跃用户流失严重。很大原因是新媒体用户喜新厌旧,选择了微信。微信复原了社交媒体的本性,突出了日常生活和社交,对聚焦、放大时政议题的微博是一种矫正。另一个原因,政府加大了微博的治理力度,人们觉得在微博发言不够痛快。2013年,我们抽取100位活跃“意见领袖”的微博,发现以2013年提出互联网“七条底线”为拐点,大V们累计发帖数下降10.2%。
网络舆论热度下降,不仅指网友参与人数、原创帖数量和转评数减少,也包括舆论强度下降。对突发事件和敏感议题,网民的态度趋于冷静,对热传中的事实和观点诘问多了,多元观点形成对冲。
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以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 这两者有交集也有隔阂。2009年网络舆论对政府的认同度最低,湖北邓玉娇案的政府认同度为1.4、云南“躲猫猫事件”2.0、杭州“70码事件”1.6(认同度分值区间为1-5);微博媒体、网民和意见领袖批判质疑的声音非常一致。两个舆论场各说各话,撕裂严重。
2014年底,我们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8年来160个热点做评估后发现:体制内媒体、意见领袖和网民这三大舆论场域,已走出2009年的共识度最低值。这跟2011年之后,政务微博等主流话语开始大规模进入网络舆论场有很大关系。此前,舆论场内部共识度与其对政府的认同度负相关,即舆论越是质疑和批评政府,就越是团结;但2011年后变为正相关,即各舆论场越是质疑和批评政府,其内部争议就越多,而在对政府进行积极评价时则更显得团结一致。2014年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网民的政府认同度是3.33。
南方周末:2014年移动互联和人际传播网络的影响力增强,但似乎舆情分析仍以新闻检索及微博检索为数据来源,这是否能反映真实的舆论场?
祝华新:舆情监测最看重的是公众意见平台上的帖文。私人化的人际传播网络,不大具备社会舆论的聚合功能。我们的舆情监测数据来源包括传统媒体、境外媒体网络版、门户网站、BBS和微博,也包括部分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公众账号现在是580万。2014下半年起,人民网开发的智能搜索引擎已经可以搜索微信公众账号,但是 样本还不够全。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腾讯始终把微信限定在个人通讯自由这个范畴。微博的数据对我们是开放的。微信这块是一个苦恼。
以前天涯社区是网络舆论的发动机,搞舆情监测主要是盯天涯。郭美美事件为拐点,转向了微博。2013年我们统计20件网络热点舆情时,援引过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国社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的数据。从2014年10月份起,舆论阵地又转向了微信公号。
不同的网络载体,后面站着不同的社群。微信公号偏精英,最有草根性的是新闻跟帖,我称为“水淋淋”的民意。微博和博客还是大V占据主导,他有表演欲望,因为 新闻跟帖全被淹没了,所以即使有话他也懒得在新闻后面随手发帖,小老百姓在那儿发帖的可能性更大。BBS有一定的平民性;QQ空间的草根性更强。一两年前,中国两亿多打工仔主要活跃在QQ空间。这些不同的网络社群之间存在着某种物理隔绝现象。如果你误打误撞跑到四月网和乌有之乡去鼓吹市场化改革,肯定要被骂成美分党、带路党;如果你跑到属自由知识分子活跃的地方去怀念计划经济和“文革”,恐怕要被讥讽为脑残。
做网络舆情分析要分析各个网络社群的意见,不能偏听偏信。我们主张结对观察:既要看“大V”,也要关注偏体制内“中V”;既要看京城知识精英、财富精英在谈论什么,也要了解基层干部和小老百姓的观点。
(北京东方剪报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转载)
* 联系人: |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
公司名称: | 请填写您的公司名称 |
* 手机号码: |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
* 描述: | |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2014年的中国网络舆情: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敌人
- 輿情研究:多輿論場環境下轉變輿論調控策略的思考
- 习近平视察驻昆明部队: 着力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
- 上海踩踏事件:新闻发布会的“新闻”
- 门户网站凭什么生活在移动互联时代
- 国足0比2澳大利亚 无缘亚洲杯四强
- 东方剪报舆情监测:“窃窃私语”下的舆论生态之变
- 东方剪报舆情:转变舆论调控策略的思考
- 东方剪报新媒观察:舆论新常态需要新方法
- 东方剪报舆情监测:发掘社会正能量